借用世外桃源这个概念,是有感于陶渊明因世道不宁而对安静祥和的向往,于是在心里创造了世外桃源这个虚拟的世界;本人久做旅游,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彼此防范甚至敌视,于经济发达的山东荣成烟墩角村居然发现了这样一群爽朗快乐与人为善的普通人,不由得联想到了陶先生的世外桃源。
胶东锅贴先来解馋
某周六,千里运动休闲俱乐部一行20多人怀着对圣洁天鹅的仰慕,经过4小时车程于中午时分抵达荣成的天鹅湖——烟墩角村。找到网上联系的花大姐,报上俱乐部的名号,花大姐——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妇女操着浓重的胶东口音热情地招呼着我们:你们先吃饭吧。客随主便,那就先吃饭吧。屋外天寒地冻,室内热气腾腾,大馒头、地瓜和小米粥、苞米面粥……最好吃的是锅贴,去之前想当然地以为是类似青岛的那种锅贴,去了后才发现是一种平底的煎锅里放着的各色小鱼,端上来后外焦里嫩,看着都馋。让平常嫌吃鱼麻烦而很少下筷的我目不转睛地集中火力朝锅贴开火。
天鹅婀娜游人陶醉
饭毕,手忙脚乱的花大姐找来老袁——一个同样脸色红润但浓眉大眼的大姐给我们安排住宿,老袁聊天的分贝就像吵架,热情得一塌糊涂。因为没有通常旅游的规范服务,把不同的家庭朋友等单位协调进大小不一的火炕比较麻烦,老袁终于把不同性别、来历、性格、体型不同的人安排好以后,我们终于可以静静地去欣赏优雅的天鹅了。
还没到海边,此起彼伏的咕咕声就远远传来,走到近前,不时有天鹅腾空而起,也不时有天鹅降落于水面。一只只天鹅在我们面前毫不羞涩,尽情展现着它们的美——有的张开洁白的翅膀,有的拿海面当成“T台”巡回亮相,还有的将高贵的头深深埋进丰满的羽翼中,生怕我们多看一眼它的美。除了喂食天鹅者的咕咕声,似乎很难听到别的声音。超乎寻常的安静似乎是被烟墩角的自然静谧和天鹅的优雅高贵所浸润、所感染。
淳朴民风最难忘怀
下午,再也耐不住呼啸的海风,于是躲
回安排我住宿的渔家。这是个普通的渔家,男人出海了,墙上挂着的男人的照片让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感到很亲切很温馨,也让这里多了一份世外桃源的静谧。女主人不同于花大姐和老袁,超乎寻常地内向,说话的时候,尤其和我们这些陌生男人说话的时候声音很低,脸上似乎经常泛起红晕。
晚饭前再度遇到花大姐,告诉她我们中午吃的标准可能不够,她大概问了问,毫不犹豫地问我是回头给退钱还是晚上给补足,我说补足吧。于是晚餐异常丰盛,大快朵颐的同时,气氛异常快乐。忙碌的花大姐再度经过时,我想起连吃带住到现在一分钱的押金都没交,太不符合常规了,于是开玩笑地问她不要钱了?她满不在乎地说不着急,毫无生意人的精明谨慎。晚上睡觉前,女主人告诉我们锅里有吃的,如果饿了可以去拿,让我再次感受到胶东妇女除了豪爽大方外的细腻周到。
次日,早起,一进厨房,就听到胶东妇女特有的嘎嘎大笑,笑得毫无心事,无拘无束,坦荡自然,让刚喝饱了海风从外面进来的我犹如喝了一大碗热腾腾的小米粥一样热乎乎的。饭毕,怕健忘的我忘记,我就主动去找收钱的大姐把钱交了就再去闲逛。等到要出发了,想去买点虾酱,花大姐依然豪爽,“送给你了”,我说我要的比较多,还是买吧。几经谦让,她脸上居然漾起了些不好意思。临出门,她忽然想起什么一样——“你们还没交钱吧?”,让我不得不再次惊讶于花大姐的朴实了。
后记
因为走过一些地方,普通的风景已经很难带给我震撼的美,所以我对于旅游的兴趣点早已由风景转向人文了。几年来给我快乐的人大多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新疆的哈萨克小伙阿哈提,川西的藏族兄弟扎西,滇北的农布等这些给我带来快乐的兄弟的共同点,就是较少受到市场文化的熏染。这次,着实没想到在山东这片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居然有这样一群人,始料不及之余也稍稍有些担心,希望去那里旅游的朋友们千万不要把我们的计较和小市民习气带给他们,污染了他们。我真心地祝福这个世外桃源能尽可能地存在更长久些,再长久些,尽管我知道这祝福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