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口曲大姐家的热炕上等了好久才等到上街采购的她,我把自己扔在暖暖的炕上,直到把自己给“烫”了下来。而友对于吃的渴望让我心中暗喜,原来比我更爱吃的人大有人在啊!看她象在自家一样进到厨房端出一盘硕大的裂开了口的喧腾腾的冒着热气的大馒头,我的馋虫也似乎要被勾出来一样,只是一直在努力控制着自己,目的是想等到午饭时再好好吃一顿地道的渔家饭。
小院不大,迎门是一间堂屋,里面已经摆了几张单人床,被子垫子错落摆放着,东西两边的稍间里各有大小两张火炕,我们选择了东头靠近厨房的那间,原本是烧地锅的火来烧炕,现在改成一个煤炉子了。一切都很亲切,尤其是这炉子,勾起了我们许多的童年回忆,在炉膛里烧土豆、烧地瓜,在炉盖上烤馒头片,也烤过小时候的棉袄棉裤。从海边回来,身子已经被冰冷的海风吹了个通透,进到屋里,把整个人埋在热热的炕上,那感觉,仿佛被熨斗轻轻熨过一样的舒坦。在烟墩角住的那个晚上好像是我这辈子睡得最安静的一个晚上,耳边没有一丝的杂音,用万籁俱寂来形容一点也不过。早晨赖在暖暖的被窝里不愿起来,竟然庆幸那个早晨是个阴天而无需起早,真是啊,人的心海底针,变幻莫测哦!竟忘记了来之前盼望的日出和星空。只是友对这小院远没有我的迷恋,因为厕所隐藏在小院的一角,仍然是农村的老式蹲坑,哈哈,还是那句话:有得有失---
到了烟墩角,就不得不说到它的吃,就在友刚踏进烟墩角就被那大馒头诱惑一样,我表面是在控制着自己,内心里其实是想在午饭时好好品尝一下他们这里的特色饭而已。果然,没让我失望,铁锅炖红头鱼、铁锅炖大头宝,那大头宝怎么看都很小黄花鱼差不多,我吃的时候还美滋滋地给北京的美女们发短信说什么炖小黄花鱼呢,没想到竟然错了。煮大虾,应该是海虾吧?虽然不新鲜,但味道还凑乎,扇贝嘛,有点可惜了,泥沙没吐干净,看来吃饭的人太多了,曲大姐家的厨女们再多,也架不上吃饭的人多,只能可惜了---蒜薹炒鱿鱼、白菜拌海蜇皮、炸带鱼、蘑菇炒肉、鱼弯子汤,一道道虽不精美,却很地道,再加上棒面糊糊、枣馍馍、还有菜馅大饺子,那叫一个美味啊!兴致所至,与友又叫了一小瓶白酒,一看,乐了,北京二锅头!我从北京跑到威海荣成的烟墩角喝上这北京的二锅头了,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极力建议看过此文的朋友们有时间一定要到烟墩角看看,从北京坐早上7:30的班机,一小时后到达威海大水泊机场,租车直达烟墩角,曲大姐的旅店就在村口,分了三处,村口一处,最大的,有停车的院子,在这后面还有一个二层小楼,如果想住我住的这个小院,就到花大姐家的老宅子。拍天鹅两天即可,当然是对于像我这样的业余之业余级别的摄影爱好者来说的。因为在曲大姐的家里遇到了好多摄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