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看威海烟墩角 情迷小渔村

添加时间:2016-03-16   来源:本站   作者:烟墩角   阅读:838   字体:[小] [中] [大]
摘要:这个村子名叫烟墩角,烟墩烟墩,字面上便可明白,是古代烯放狼烟报警之岗台。明朝崇祯年间,曲氏祖从荣成港西镇巍巍村迁此建村。因明初为抗击倭寇在村东崮山之顶设烽火墩,习称烟墩山,村在烟墩西北角,故名烟墩角,烟墩山又称崮…

      这个村子名叫烟墩角,烟墩烟墩,字面上便可明白,是古代烯放狼烟报警之岗台。明朝崇祯年间,曲氏祖从荣成港西镇巍巍村迁此建村。因明初为抗击倭寇在村东崮山之顶设烽火墩,习称烟墩山,村在烟墩西北角,故名烟墩角,烟墩山又称崮山,是村中最高峰。我们几个闲人拍够了天鹅,便挎了相机在村中闲逛,也爬上崮山眺望风情。山上松林遍布,中有曲氏家族坟茔排列,然而穿梭其间却不觉害怕,一来曲姓乃家母娘家姓氏,极为亲切;二来修葺规整,自前清年间至今家族尊卑严格,长幼有序,后人年节打扫上香痕迹可见,水泥砌台,杂草不见。此时阳光穿林照射,海风轻拂,落雪洁白,颇为安详。
    烟台和威海是胶东一带出了名的雪窝子,一到冬天鹅毛纷纷,雪下的又白又紧。蓝天掩映下,白雪落在黄草红瓦上,田野茫茫,踏雪而行,吱吱呀呀作响,口鼻中呼出白气,一切都和我童年记忆里东北的冬天一般模样,只是没有那么严寒。村子里貌不惊人的海草房冬暖夏凉,与年龄大的长者递烟闲聊,得知大多数海草房均为前清时候修筑,皆有百年历史,草料采用海潮吹上岸边的海带草苫晒干,在用石头砌成一尺半厚的墙上堆尖如垛,墙体石头大小不一,随圆就方,和丹巴羌寨碉楼相似,却要小的多。整个屋子不见半片瓦,墙体无砖,白雪覆盖后,质朴可爱。只可惜近二十年海体污染,草已难觅踪影,善修葺老房子的人大多已入耄耋之年,老屋修补也只好用砖用瓦,于是村子多了许多红色屋顶的新屋。在村子里看到一张发展示意图,村子后头正在进行一片新的楼盘开发,三四栋又丑又白的楼已经矗立。发展就是这样只看眼前,忽略文化,不顾传承,唯利是图,未来已能看得见,必又是一声叹息。

 

 

 

共有0位游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