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光:光与影中的执著人生

添加时间:2016-07-22   来源:本站   作者:   阅读:1051   字体:[小] [中] [大]
摘要:人物简介 王晓光,1953年出生,1985年起正式开始摄影创作。现为威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摄影界协会会员、美国职业摄影师协会会员、山东大学(威海)客座教授。擅长风光和鸟类摄影,作品《一行天使入画来》入选美国国家地理…
     人物简介
    王晓光,1953年出生,1985年起正式开始摄影创作。现为威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摄影界协会会员、美国职业摄影师协会会员、山东大学(威海)客座教授。擅长风光和鸟类摄影,作品《一行天使入画来》入选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美丽的误会》获韩国正修国际摄影展优秀奖;《雪润天鹅湖》获“影像中国”全国摄影展铜奖;《黄嘴白鹭》等4幅作品获齐鲁国际摄影周入选奖。出版个人摄影作品集《走近天使》、《情与景》。
 
    在威海摄影界,王晓光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名字,这不仅仅是因为他长期担任威海摄影家协会主席,为协会发展殚精竭虑,还因为他几十年来“勤俭躬耕、弦歌不辍”的摄影经历和为天鹅湖区环境保护奔走呼吁、不辞辛劳的忧患精神。
光影中的威海“记忆”
几十年的摄影之路,让王晓光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创作了大量的具有史料价值的影像照片,成为了弥足珍贵的威海“记忆”。
王晓光摄影生涯正式发轫于1985年在《威海报》(《威海日报》的前身)发表的一幅作品,然而他对摄影的痴迷早在1978年他结婚时就已萌生。结婚当天,王晓光还兴致勃勃地借了一台相机为自己美丽的新娘留下倩影,此后的几十年,他执著地用手中不断更新换代的相机记录了这个家庭的成长和变化。从小家到大家,王晓光对威海的关注和记录也在不久后肇始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为了更好地保留威海记忆,王晓光组织并参与了威海无数次的大型活动、重大事件的拍摄工作,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他曾多次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完成各种拍摄任务,比如2007年的威海市建市二十周年纪念、2010年的“城中村”改造工程以及一年一度的威海国际人居节。王晓光的摄影作品也经常作为活动材料或礼品编集赠发,成为威海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威海市沧桑20余年,从一个地处边陲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国内第一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美丽小城,这期间的变化说得上是天翻地覆。如果没有这些斑驳的历史照片,即便是土生土长的威海人恐怕也早已忘却了那浓浓的鱼腥、低矮的海草房、大片的荒原和港湾里破旧的渔船;如果没有这些时光的剪影,即便是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也恐怕难以记叙威海不留痕迹的岁月变迁。王晓光每一次将相机举起,将镜头对焦,有意无意间就成为了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人。
如今,王晓光还在执着地拍摄着日新月异的威海,从辽阔的大海、金色的沙滩,到拔地而起的高楼和郁郁葱葱的小山,从东方泛白到日薄西山,从平坦开阔的文化广场到地势险峻的丘陵高地,每一景每一处都留下了王晓光的足迹。为了在制高点拍摄喷薄欲发的日出景象,王晓光往往天不亮就会爬山山顶;为了拍摄夜景、焰火,他还会长时间地留在山顶,一直到很晚才会打着手电筒摸索下山;为了捕捉天鹅、白鹭的精彩镜头,他会选准一个角度,然后在那一动不动等上很久;为了拍出更好的画质,他不惜重金购置昂贵的相机和镜头,在生活上却节衣缩食、十分简朴。王晓光这种对摄影艺术的执着追求让人感动,也在潜移默化中引领了很多人对摄影的追求。

忧患的环保先锋

在荣成,大天鹅几乎成了这座城市的象征。由于独特的沿海地貌和自然环境,荣成湾具备了大天鹅生活必需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气候、充足的食物、干净的水源和优美的环境,因此,每年冬天都有大批天鹅不远万里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新疆、内蒙等严寒地区飞越到此栖息过冬,一个不足5平方公里的小港湾,竟成为亚洲最大的天鹅冬季栖息地,被形象地称为“东方天鹅王国”。
王晓光对大天鹅的迷恋从他端起相机的那一天起便开始萌动。每到冬天,大天鹅凌空翱翔,翩翩起舞,蔚为壮观,尤其是下雪的时候,美丽的天鹅或追逐嬉戏,或引吭高歌,犹如人间天使,而天鹅湖更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恰似人间仙境。在这样美景的“引诱”下,王晓光一次又一次地跑到他挚爱的大天鹅身边,不论三九酷寒还是风雪交加,从未间断。几十年来,他拍摄了数量众多、姿态各异的大天鹅照片,脚步踏遍了天鹅湖的每一处角落,镜头聚焦了二十多年来天鹅湖区的变迁。经过长期的摸索,王晓光的摄影技术可谓炉火纯青,他的作品也纷纷斩获大奖,《雪润天鹅湖》、《雪浴》等作品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一行天使入画来》则入选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在他的影响下,大天鹅系列摄影也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开始关注并钻研天鹅题材的摄影艺术。
    在采访中,除了对自己大天鹅摄影成就的自豪,王晓光表现出更多的是对天鹅湖区生态环境的忧虑和担心。这些年来,由于无节制的房地产开发和海水养殖区的扩大,天鹅湖湿地正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双重威胁。在过去,有很多天鹅因为误食塑料袋等化工垃圾导致呼吸进食困难而丧命,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也使得对环境依赖性较强的天鹅因缺少过冬的食物而饿死或不得不另觅他处。这些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却每天都在上演,王晓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了保护天鹅,改变这样的境况,王晓光联合其他摄影爱好者通过言传身教、向政协建言等途径做了种种努力,他甚至邀请同为摄影爱好者的以为政府官员前往荣成天鹅湖湿地进行实地考察。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努力渐渐引起了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在2000年申请成立了荣成天鹅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并在2007年晋升为国家级。现如今,天鹅湖的环境状况已经有所好转,但生态保护和恢复的任务依然迫在眉睫。“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天鹅湖,关爱这些美好的生灵。”王晓光满怀期待地说。
躬耕奉献的协会主席
成立于1989年的威海摄影家协会,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500余名会员的摄影爱好者之家。在王晓光和会员们的努力下,它不仅拥有专门的活动场所、专职的工作人员、专业的门户网站和期刊杂志,还得到了众多国内外摄影团体和摄影大师的认可和尊重。然而在十年前,这一切都还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和协会奋斗的目标。
在王晓光接手协会主席工作以前,他曾长期担任协会秘书长。据王晓光回忆说,那段时间是协会最困难的时期,没有经费支持,没有人员编制,甚至没有固定的工作场地,只能安排在王晓光当时经营惨淡的广告公司里。那段时间,王晓光除了义务处理大量繁琐的协会工作,还要把自己辛苦经营广告公司的微薄利润捐献出来,维持协会的正常运作,可谓心力交瘁。2003年被推选为主席以后,他更是把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协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协会工作中。
在这样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协会工作逐步走向完善。除了日常的协会运作,王晓光还经常性地组织各种摄影讲座、培训,邀请国内外知名摄影师向会员传授摄影秘籍。会员摄影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协会的摄影比赛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技术性,会员们彼此之间相互切磋,其乐融融。为了鼓励会员创作,协会还受一些企事业单位邀请,共同举办特定主题的摄影大赛,比如去年和经区政府联合举办的“幸福新经区”摄影大赛,以及和公路局共同举办的“公路风景线”比赛,均有90%以上的参赛作品来自协会会员。同时为了满足会员的要求,协会还不定期地组织各种外出采风活动,奔赴陕西、内蒙、新疆等地,或拍摄黄河九曲回肠的蜿蜒、气吞山河的豪迈,或拍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富庶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变迁,或拍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以及大漠风情万种、美丽绰约的身姿。
十年来,王晓光对协会的付出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在协会所有的工作人员中,能够全职的义务工作,度十年如一日的,也只有他一人。这段宝贵的时间,正好是他人生厚积薄发将欲喷薄的时期,他本可以用来创作,取得更高的艺术成就,然而他却慷慨地奉献给协会,以一己之身,合众人之力,把协会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在创作上,他抛开了自身,却成就了更多的人。
现如今,已经六十多岁的王晓光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个年轻有为、精力充沛的摄影爱好者接过他的担子,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继续引领摄影家协会稳健的向前发展,走向更大的辉煌。这样,他也可以专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尽情享受摄影的乐趣。
   
    工作之余,王晓光还兼任山东大学(威海)客座教授,利用他多年的拍摄经验为同学们讲解摄影知识,并自选作品、自筹经费编制了一套《通俗数码摄影教程》的学习丛书,免费赠阅给学生。对于各企事业单位和摄影分会的讲座邀请,他也从不会拒绝,而是投入十分的热忱分享他珍贵的摄影心得。在他的影响和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摄影、爱上摄影并走上摄影之路,摄影家协会的很多会员就曾是他以前的学生。虽然不是一个正式的老师,却赢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美誉,这种喜悦,王晓光最是津津乐道。
 
共有0位游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